首页 > 论坛 > 挑战与机遇——探索网络时代的建筑历史教学之路

挑战与机遇——探索网络时代的建筑历史教学之路

 2015中外建筑史教学研讨会综述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Pedagogy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in the Digital Age

A Brief Summary of 2015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Architecture History Pedagogy

 

2015年5月22日至24日, 2015年中外建筑史教学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会议以“挑战与机遇——探索网络时代的建筑历史教学之路”为主题,探讨在全球化网络时代,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流的方式发生质的改变背景下建筑历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次会议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建筑学专指委)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来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共33所高等院校及专业媒体的135位嘉宾与会,有17所院校参加了建筑史教学展览。会议开幕式上,郑时龄院士、吴长福教授、伍江副校长、李振宇院长分别代表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建筑学专指委、同济大学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致辞。陈薇老师则以建筑学专指委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工作委员会筹备委员的身份,介绍了委员会2011年以来的筹备过程,并宣布委员会正式成立,向委员们颁发了证书。

 

郑时龄院士在致辞中提出了国内建筑史学科的两个特点,一是建筑史学者之间有充分沟通,举办了丰富的研讨会,形成了交流平台;二是建筑史研究中的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紧密地与社会发展结合,让建筑史学科成为更具实践性的学科。吴长福老师则把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形容为建筑学科最有深度、最有灵魂的核心部分。伍江老师从网络时代知识爆炸、建筑史教学需要更多的交叉和融合以及建筑史在建筑学学科中的地位三方面对研讨会提出了期待。李振宇院长则将建筑史描述为“建筑学人回答‘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要到哪里去?’的大学问”。

 

本文对会议的讨论围绕三条线索加以梳理。

 

与会者合影

 

1 线索一:当代建筑史研究动态与建筑史教学

当代建筑史的研究趋势对建筑史教学会产生深刻影响。建筑史学家们对“建筑史学史”的演进有过多种描述。吴良镛先生曾以30年为一阶段,把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分为建立体系阶段、专题研究阶段和理论研究阶段[1]王贵祥老师认为,老一辈建筑史学家们着眼点主要在大木结构及其断代问题,以“确立一个明确的历史脉络和断代依据”;今天,学者们“已经将注意力转到了古代建筑的建造规律”,“探究古代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比例规则”,甚至建筑之外,如建筑主人、工匠、使用乃至社会心理,以及建筑历史的研究与考古学、艺术史、人类文化学、历史—文化解释学、美学等等的联系与互动[2];并将建筑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分为了历史主义的研究、考古学式的研究、谱系学式的研究、解释学式的研究。[3]杨豪中老师结合图像学及图像学方法的特征,阐述了图像学方法与建筑史研究的关联。[4]赖德霖老师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评述中,曾提出“早期的分期讨论体现了一种线性的历史观念……今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写作不妨采取‘纪事本末’的方式,以时空范围都比较明确的专题研究为主导,兼顾年代先后。各主题在时间上可有重迭,不必遵循看似清晰其实却简单化的线性编年”。[5]常青老师则曾提出“关于建筑史的话题,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建筑史脱离现实,与实践分离,成为历史学分支的问题;另一个是建筑史介入建筑学的现实,讨论历史理论、价值观、本土化和实践参与的问题”。[6]会议的发言也基本围绕这些问题,亦即建筑历史与当下的关系、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多线历史与单线历史、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等展开。

 

周琦老师的发言“论从史出”则试图以中国古代史学传统解释不同历史阶段历史与理论研究关系,强调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赖德霖老师的会议发言以“他山之石与我们的玉——参与国内建筑史教学的体会”为题,“他山之石”是指教学的材料,而“我们的玉”则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中国学生能通过学习得到的;其二是借助外国的理论与历史知识来研究的中国本土的问题。他的发言主要围绕两个课程系列“画意话语与中国建筑”、“亚洲城市与建筑的空间”进行。第一个系列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建筑画意美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使学生从新的角度了解20世纪建筑与城市思想发展的脉络,并促使学生在此语境下认识中国建筑史研究以及现代城市和建筑设计中的一些探索的意义,并进而培养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对于视觉体验的自觉。第二个系列则关注空间问题和权力的关系,包括空间与社会组织、空间与性别、空间与记忆等。一方面给学生们介绍一些西方研究空间的著作,另一方面借此扩大学生们进行建筑史研究的视野。

 

冯仕达老师则以“关联与纲领——西方建筑史教学的策略”为题,“关联”(relevance)意指要让学生认识到建筑史学习与其职业训练和专业诉求之间的联系,并有针对性地推进教学的改革。他以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史教学中的七个选题为例(分别是从古希腊到哥特时代的几何学、建筑绘图中的线性透视和正投影、科技革命对建筑的影响、学院派的传统、19世纪建筑行业的专业化、现代结构技术对建筑学的贡献),其目标是让学生建立古今关系的概念。而“纲领”(synopsis)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到重要的历史变迁,避免过度简化历史演进的本质,更不能夸大变化的范围和可能,应当保持在对历史细节把握前提下方向感,放弃对作品时代风格的简单分类法,去“注意一些东西,分辨一些东西、进行一个精读”。

 

在研讨会上,常青老师以“对建筑史基本问题的教学思考与探索”为题,发言重点关注了“新史学”对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研究领域的影响。他认为,20世纪后期新史学的关注点之一,是对 “宏大叙事”的质疑。新史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搭建宏观的“大历史”结构,转向了解析微观的“小历史”节点,放大细节以诠释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而在当今建筑历史的教学中,如何既避免空泛松散的“宏大叙事”体系,又不至于仅仅提供支离破碎的知识片段,是所面临的主要的挑战。在同济大学的国家精品课程“建筑理论与历史(一)”中,以专题形式对中国建筑的古今演变历程、民间风土建筑地域谱系、官式古典建筑营造原理、古今建筑的中外关联、中国建筑遗产的现状与未来进行讲授,“一是对历史材料的辨识和梳理,关注史实的论证和复原;二是对历史演化的梳通和释义,关注理论的诠释和建构”[7],从而实现了传统问题讲授视野的拓展以及建筑传统的价值和前景的新诠释。

 

刘松茯老师的发言“建筑理论教学的疑点解析与文本阅读”强调了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时代风尚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以至人们对建筑的理解和设计理论、方法。卢永毅老师和王骏阳老师则更为关注建筑史研究及建筑历史教学和研究从单一线索转变为多重线索、从主线贯穿转变为层次丰富的历史观念的系统的趋势。卢永毅老师的发言以“超越时代精神——西方现代建筑史教学再探索”为题,将我国西方现代建筑历史教学的演进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风格史”和进化论观念下的历史叙述和认知;第二阶段是从风格史扩展到观念史的历史叙述与认知;第三阶段是从单线历史到复线历史、批判的历史;第四阶段:微观史专题研究和历史的多重叙述。基于对这四个阶段的回顾,卢永毅老师认为应当建立一种超越时代精神和进步观念的历史认知,目标是让历史回归到自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当中。具体方式是通过强调复线的历史、追求多样的叙述、主题化的历史叙述方式来达到,并应呈现出建筑演进过程中所有的探索者如何思考这些时代的问题,进一步理解西方建筑文化的延续性和多样性和建筑学科的生命力。

 

王骏阳老师则认为,“从主线历史走向多元历史”已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因此他以“从主线历史走向多元历史之后的问题”为题,提出面对多样性这一事实,对现代建筑多样呈现的评价与批判以及所存在的标准会更加重要。今天的多元历史并不等同于什么都行,一定仍会存在某种标准,而今天的史学研究会是在主线历史和多元历史之间、正统和多样之间的“周旋”:通过主线历史的摇旗呐喊推动现代建筑的发展,通过多线历史反思和批判主线历史的问题。对于网络时代的建筑史教学来说,能够让学生更加提高对建筑品质的认识,并通过这种认识来应对从主线历史走向多元之后出现的相对主义立场作出一定的回应,他认为“这也许是建筑史教学能够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应”。

 

2 线索二:网络时代与建筑史教学

在全球化的网络时代,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流的方式正在发生质的改变,各学科领域传授知识的内容和形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建筑历史教学由于跨学科范畴的特点而首当其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在已有建筑历史成熟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拓展和深化,探索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以适应未来高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已成为我国高校建筑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会议重点讨论了建筑史教学如何因应网络时代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的影响,包括教学方法上实现了从纸质到网络的多重媒介、多学科的交叉,以及全球化的背景和互联网对中外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多位发言者在赞赏网络时代带来变化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网络带来问题的忧虑。王骏阳老师认为,网络时代一方面带来了信息获得的便利条件,一方面也会带来信息碎片化、缺乏观点、缺乏批判性反思的问题。他认为建筑史教学在网络时代最重要的是应该注重信息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同时强调理论性,让学生建立一种基本立场,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对历史信息的反思。朱光亚老师也认为,新世纪的网络技术在带来推动国际交流、拓展学生视野、提升速度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不能忽视,“视觉和听觉,尤其是视觉在人的认知活动中成本大大降低并极大地冲淡了学生认知的生理、心理和心灵层面的体验和思考……嫌弃中国古代的概念、术语,认为它们无法和现代英语等拉丁体系的语言对应,以至于那种动辄用西方的范畴、概念、体系去衡量中国古代的范畴、概念、体系的作风成为惯例。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就是在这种不知不觉的教学过程中丧失的”。[8]

 

朱光亚老师的发言“在全球化的两极张力中的建筑史教学目标讨论”分析了全球化和信息化、网络化的形势和引发的问题,从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所处的外部大环境出发,对建筑历史教学以及相关的教学、教育的目标应该如何设置和调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希望克服工具理性和碎片化思维的影响,克服主客二分的教学状态,回归本体、回归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放眼世界,将培养一代有思想的新人作为基本目标,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可能的弹性的教学环境。

 

与朱光亚老师较为宏观的论述不同,来自清华大学的王贵祥老师和贾珺老师具体介绍了清华大学包括MOOC课程在内的中外建筑史课程建设情况。王贵祥老师详细介绍了清华中国建筑史MOOC课程的建设过程,包括授课老师的备课、出镜、制作、宣传、测试、翻译、运营、推广,以及“幕后英雄”助教的作用。贾珺老师则从营造学社与清华的渊源出发,全面介绍了清华大学从本科一年级的外国古代建筑史纲、中国古代建筑史纲等强调史实的课程一直到高年级、研究生阶段西方古典建筑理论、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等偏重理论的课程系列,贯穿其间的是对清华融汇中西传统的强调。贾老师特别指出,网络课程具有一定的普及性,能让更多地域、建筑专业之外的人学习建筑史,但并不能替代目前的专业课堂教学,“哪怕是再年轻,资历再浅的教师授课,都有着不可抹杀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这种感觉是视频绝对不能替代的。”

 

如果说多数发言者仍在以传统的方式描述网络时代的建筑史教学,作为最年轻的主题发言者,丁垚老师的发言则意图用一种网络化语言的姿态表达时代的不同。正如他在一篇旧文中所描述的,“我希望能把这段话处理得尽可能阅读起来很顺滑,但又压缩或者说注入了很多信息,包涵各个层面的。虽然现代汉语还很不成熟,但我希望把汉语的潜力调动,能让文章既有意,也有味”。[9]在短短20分钟中,他用碎片化的话语和图像,快速转移的关于人类学之感同身受、语言的能指与所指、教学过程的话语建构等话题,传递了他对网络时代建筑史教学中“对象”与“我们”、“历史”与“当下”、“想象”与“真实”、“他者”与“自我”关系的思考。

 

3 线索三:建筑史教学在建筑学教育中的地位

 

建筑历史历来是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学教育当下发生的巨变中,建筑历史学科因其非实用性,而具有被边缘化的倾向。[10]另一方面,建筑历史学科也在日益增加与文化、历史、宗教和经济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交流和融合,从而让单纯的风格史、技术史所占比重日趋降低。同时,建筑学科越来越重视对文化脉络和环境脉络的理解与应对,“文化的议题为建筑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11],“加强建筑哲理学和建筑文化学的研究为建筑创作, 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传统建筑析理学的思想和理论武器”。[12]与之对应,在建筑教育领域,单纯的建筑历史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黄一如老师在本次会议展览的开幕式上提及,同济的建筑历史类课程在整个学时比例中不足10%,且还有着整体课内学时减少而带来的削减课时的压力。与这种并不乐观的趋势相对比,自建筑历史学科生长出的建筑遗产保护学科却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相关研究也大幅增长[13],历史建筑测绘、建筑技术史等原有建筑史课程和新开设的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城市阅读、保护技术等显示了这种对遗产的关注。与此平行,建筑史的教学也更多地和建筑学科的其他课程如设计课程、建筑技术课程产生了交流和整合。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历史教学的应做如何调整?建筑史教学在整个建筑学教育中应如何定位?

 

常青老师在十余年前的一篇文章中曾认为,建筑史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对环境脉络的理解力,培养起当代水平的历史意识。[14]他认为建筑史课的内容应包括建筑史知识、建筑史问题和当代思考三个层次,并将其纳入建筑创作策略和方法层面。贾珺老师在会议发言中提出了类似的四点:建筑史知识、审美能力、研究能力和历史修养。他认为“这种能力有可能转化为设计的能力,但并不一定直接去转化为设计”。卢永毅老师也指出,现代建筑史的学习对学生在树立建筑观念,形成价值认识,建立设计原则,甚至是探索形式、语言的过程中都会产生长期的影响,甚至也是我们自身探索建筑现代化发展历史之路的重要参照模式。柳肃老师也认为,建筑历史教学不应过于功利,应以提升文化修养为目标,甚至应承担起对全民普及建筑艺术教育的责任。

 

在会议主题发言中,王其亨先生以“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古建筑测绘教学改革”为题,从体制攻坚、校际交流、技术手段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具有70年历史的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这一传统的建筑史课程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国家文物局测绘重点科研基地的过程。张兴国老师介绍了重庆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团队,在建筑史教学的基础上还开设了“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与环境”、“乡土建筑设计”等与传统建筑相关的系列理论课和设计课程,让学生在理解和认识中国古建筑发展演变规律的同时,能从中汲取中国传统建筑优秀创作理念和方法。

 

吴庆洲先生则以自身的学术成长经历为引子,向与会者介绍了近30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的教育与学科定位,基于量化数据,分析了华南理工建筑史方向博士培养的生源、培养方法、论文选题和就业取向。他特别提出,2002年之后,建筑史方向的论文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学科交叉的倾向,如文化人类学和民居研究的结合、古建筑与宗教的结合等,表明建筑史研究中开始尝试引入其他学科的视角与方法,或者在界定更为明确的范畴内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15]

 

分会场发言以建筑史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为主,更多地关注了建筑史课程和建筑设计教学的关系。同济大学王凯老师关注理论和设计的关系,他认为,虽然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对实用性的过分直接诉求是有害的,但是作为本科培养环节的历史理论课程,则不能不对这个问题有所回应。他以“复合型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实验班”的建筑历史课程教学为例,通过“系列练习”的设置,以及分为以理论性话题为主题的系列历史讲座、历史建筑案例综合研究、融合理论思考和制作的装置设计三个部分设定,分别对应历史和理论的关系、历史和设计的关系以及理论和设计的关系,尝试融合理论思考、历史意识、设计制作、课堂讨论、学术写作等多元训练在内的“另一种教法”,希望把建筑历史理论课转向一定程度上“以思维训练为主导”的课程。[16]

 

4 结语:建筑历史教育的趋势与未来

短短三天的会议,135位嘉宾进行了6场专题讲座、15个主旨发言和31个分会场发言,全面呈现了对建筑史学科现状的焦虑、观点的碰撞和对未来的思考。李翔宁老师把与会者观点归纳为九对概念:传统课程与网络课程、历史文化与快速发展、地方性知识与全球化泛滥、历史教学与设计教学、中国传统与西方理论、知识与创新力、主线历史与多元历史、专业知识与社会普及、专业原则与文化符号消费。陈薇老师在闭幕总结中则把会议讨论总结为“单线到复线、主线到层次、纸质到网络、对立到张力、翻译到双语、辅助到前瞻”六个趋势,她认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院校的参会者“接触面非常大”,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和交流,“是一次高潮迭起的会议”。

 

参考文献:

[1]吴良镛. 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 建筑学报,1999(4).

[2]王贵祥. 被遗忘的艺术史与困境中的建筑史[J]. 建筑师,2009 (2).

[3]王贵祥. 建筑历史研究方法问题刍议[J] . 建筑史论文集,2001,(4).

[4] 杨豪中. 图像学与图像建筑史[R] . 2013第五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5]赖德霖. 从宏观的叙述到个案的追问:近15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评述[J]. 建筑学报,2002(6).

[6]常青,赵辰. 关于建筑演化的思想交流,时代建筑,2012(4).

[7]常青. 对建筑史教学基本问题的探索(上)——同济“建筑理论与历史(一)”课程教学举要[R] . 2015中外建筑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8]朱光亚. 在全球化的两极张力中的建筑史教学目标讨论[R] . 2015中外建筑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9]丁垚,刘东洋. 书写历史与瞬间:《从发现独乐寺》的写作谈起[J]. 建筑师,2014(6).

[10]王贵祥. 被遗忘的艺术史与困境中的建筑史[J]. 建筑师,2009  (2).

[11]朱光亚. 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有感[J]. 建筑与文化,2014(3).

[12]吴庆洲. 中国建筑史学近20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J]. 华中建筑,2005(3).

[13]贾珺. 建筑史论文集1-20辑成果分析与评述[J]. 建筑史论文集,2011,(21).

[14]常青. 培养历史意识,理解环境脉络[J]. 建筑学报,1997(5).

[15]吴庆洲. 近卅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史学教育与学科定位[R] . 2015中外建筑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16]王凯. 系列练习——一个关于建筑历史理论课程教学的设想和实践[R] . 2015中外建筑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作者简介:张鹏,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 周鸣浩,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博士

发布日期:2015-05-15   浏览: 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