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产学研协同发展之路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都市建筑设计院十年历程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on,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 Decad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Tongji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 Ltd.
中国建筑类高等院校的教学研究机构与设计产业机构,共同面临着推动建筑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双重任务。如何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遵循各自的发展规律,整合资源,互为支撑,这对整体提升高校的建筑教育水平与建筑创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5年正值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合作机构——都市建筑设计院成立十周年。十年来在各方的支持与关心下,都市建筑设计院在加强建筑教师创作实践平台建设、探索专业理论研究与社会应用实践的整合途径以及寻求建筑专业教学与设计行业发展的对接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些颇具操作性的运作机制与管理方式。从创建落地到成长壮大,都市建筑设计院为更好地促进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有机统一,推动建筑学科的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切合自身条件的发展之路。
1 创建动因与坚实起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前身是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成立的同济大学建筑系,当时师资群体拥有英、美、德、法、奥、日等多国教育背景,阵容强大,思想活跃,学术氛围多元交融。其中不乏有冯纪忠、黄作燊、吴景祥、陈植、谭垣、黄家骅、哈雄文、庄秉权等中国早期建筑大家与优秀建筑师。
学院成立之初就坚持教学结合实践、服务社会的现代专业教育思想,在办学的各个层面上展开了意义非凡而深远的开拓性探索。其中,借鉴医学院办附属医院的模式,设立建筑设计院的建议得到了学校的采纳。1956年同济大学土木建筑设计院成立。
设计院第一任院长为建筑系教授、原系主任吴景祥,他当时指出:“成立这样一个院可以说是有双重目的的。一方面当国家迫切需要建设设计力量的时候,我们尽了一部分责任。但是更重要的是使教学工作能与国家当前的建设实际密切地结合。”“学生从事工作是从实践中学习。教师从事工作又能从经验中吸取营养来丰富理论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成立这样一个机构,无论从教学的角度上,或从国家建设的角度上来看都是有益的。”??设计院当时是“边教学边生产”,与教学联系十分密切。设计院成立前后也正是同济建筑教师建筑创作实践最为辉煌的阶段之一。文远楼、同济工会俱乐部、花港茶室、同济大礼堂等一批经典作品,都突出体现了“中国的、当代的”原创精神,并成为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同济设计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及社会影响日益增长。1978年在土木建筑设计院基础上成立建筑设计研究院,之后2008年,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揭牌。设计院在各个时期与学院的合作与相互支持从未间断。进入新世纪,面对激烈的设计市场竞争,设计院在加大品牌建设、实施“做大做强”战略中,逐渐脱颖而出并走在了全国同类设计机构的前列。然而,对于设计院为之大力推行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设计质量标准,学院教师课余松散、机动的设计参与方式很难适应,此外,教师出于研究探索的项目也不易在规范的生产经营制度下立项等的矛盾也越显突出。对此,设计院如何将特殊管理的重心向特定的部门下移?学院如何为教师与教学的实践搭建好专属平台?推行新的体制与机制势在必行。2001年起,设计院院长丁洁民、副院长王健、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周伟民与时任学院院长王伯伟、党委书记俞李妹以及建筑系副主任兼设计院副院长吴长福等一起,就合作成立设计机构的事宜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协商并达成共识。
2004年随着学院C楼落成后基本管理办公空间的落实,筹备多时的合作设计机构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推进。2005年6月6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都市建筑设计分院??成立公告”正式发布,它宣告着一个新型的设计机构的诞生。作为学院与设计院联合设置的合作机构,都市院既是学院教师在设计研究领域对外进行社会服务的窗口,又是设计院设在院外的一个分支机构,受学院和设计院双重领导。都市院成立的基本宗旨是坚持产学研的协同发展,发挥学院与设计院双方各自的长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提高学院和设计院在建筑设计领域内的专业地位,更好地维护同济设计的社会声誉与责任担当。
学院领导、前辈与专业教师对都市院的成立给予了高度重视。学院设有都市院管理委员会,对都市院发展定位、运行方式与人事安排等重大事宜进行决策,成立时由时任学院院长吴志强、党委书记俞李妹与都市院院长班子成员组成。学院常务副院长吴长福兼任都市院院长,学院推选年轻专业骨干教师汤朔宁为常务副院长。技术上由戴复东院士与郑时龄院士任顾问,三位建筑系原系主任卢济威、赵秀恒、莫天伟任总建筑师。之后根据发展需要,2010年起增选谢振宇为副院长。学院都市院管理委员会随学院领导的换届而相应变换,先后参加管理委员会的还有彭震伟、周俭和李振宇。2014年设计集团批复对都市院总师班子进行调整,卢济威、赵秀恒任资深总建筑师,王伯伟、钱锋任总建筑师,谢振宇、徐甘任副总建筑师。十年间,有数十位教师参与了不同层面的管理工作。都市院因教师所需而成立,也因教师所为而稳步前行。
1. 合作承办'世博塔'学生建筑概念设计竞赛(2006)
2. 与学院学科组共同举办建筑创作沙龙(2007)
3. 组织设计团队在北川县城地震灾后现场调研(2008)
4. 召开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援建项目设计专家研讨会(2008)
5. 北川县县长经大忠来都市院讨论地震遗址博物馆设计 (2009)
6. 在都江堰上海市援建指挥部汇报'壹街区'灾后重建项目设计方案 (2009)
2 应际而生的机制建构
合理切实的运作机制是一个设计机构能够维持高效运转的前提。都市院从成立之初,就意识到了学院教师参与项目设计实践的特殊性,并结合设计集团的相关规定和教师工作的规律,制定了一系列颇具针对性的工作规程与具体的操作办法,为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提供了极其有效的制度保障。
从都市院的组织架构看,院级职能部门设置有院长室、总师室、顾问室、办公室、经营室、财务室等,以保证日常管理、项目运营、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正常运行。而都市院下属设置若干个设计室与设计所,除设计所外,设计室均由学院教师提出申请,由都市院审核通过并批准成立后报设计集团备案,设计室、所作为基本的设计团队直接负责各个项目的设计创作工作。为此,都市院专门制定了“都市建筑设计分院下属设计室成立规定”,对主持人岗位资质、人数、两年内预期产值以及工作场所等条件提出了基本的要求。目前,都市院共设有8个建筑设计室,两个城市设计室,两个环境设计室,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建筑集群与环境艺术等3个专业设计室,以及高新技术设计研究所、建筑综合所。
都市院的人员构成充分体现了教师参与实践的特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在编教师,根据国家住建部、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以及设计集团的相关办法,专门制定了“都市建筑设计分院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轮换注册办法”
与“都市建筑设计分院定期聘用人员确定办法”,以两年为一个考核、轮换周期,定期聘用70余位专业教师直接参与工程实践,他们中的半数以上具备教授或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绝大部分都拥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的执业资格,或者为各自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们是都市院最重要的建筑创作力量。都市院的另一部分人员为正式招聘的专职设计人员,他们通常是由教师所在的设计室、所提出用人申请,应届毕业生应聘人或者社会应聘人须通过设计集团组织的统一招聘考试后方可录用。经过多年专业磨练,这部分的设计人员正逐步成长为都市院的骨干力量,成为了教师的得力助手甚至合作者。同时,他们稳定的工作状态,也极大地补充平衡了教师参与实践项目的投入时间,这对于都市院各项目的设计进度控制、设计质量保证以及后期服务开展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都市院的项目经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各位教师或者设计室、所的主持设计师自行主动承接的项目,而另一类则是由设计集团或者都市院经营部门在得到了相关项目信息后,根据项目的类型特点与各位教师所擅长的专业领域,邀请某位教师或者设计室、所承接该项目。但是不论哪一类的项目,都必须由都市院统一在设计集团内部的无纸化管理系统(EKP)中登记并经设计集团经营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这样的“双管制”的经营机制既鼓励了广大教师积极承接项目,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重大项目能够由最擅长的建筑师来担纲。
都市院的产值利润分配制度充分兼顾了设计集团、都市院以及设计室、所或教师以及学院各方面的利益,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承接主体,都市院对相关管理成本与设计成本都有明确的分配制度规定,在遵守国家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调动了设计室、所和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在都市院内部,不论是教师创造的产值还是专职设计人员创造的产值,都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反馈至学院,用于支持学院的学科发展与专业教学,使都市院的发展与学院的各项工作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7. 北川地震纪念馆院内方案比选发布会(2009)
8. 总师团队评审北川地震纪念馆设计方案现场(2009)
9. 四川雅安“4·20”地震宝兴县灵关片区灾后重建项目设计讨论(2013)
1 0 . 举办“聚焦灵关”雅安地震灾后重建设计实践研讨会(2014)
11. 院双年度设计奖评审会(2014)
12. 院年度总结暨专业考察活动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2014)
3 优势凸显的组织作用
都市院成立之后,除了能够为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提供高效的服务以外,也为学校在应对社会“重大事件”中承接复杂艰巨任务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这充分体现了一个高校设计机构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民生的历史责任,也为同济建筑面向实践、面向社会的学科定位提供了最好的佐证。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同济的专业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参与灾区安置规划设计和灾后对口支援建设设计工作。都市院受学校、学院和设计集团的委托,担负了大量的灾区援建项目的建筑设计、组织与协调工作。2008年10月,作为上海市的支援项目,都市院组织了全校建筑、规划、景观、结构、环境、交通、地质、水利、材料等相关专业的20余位专家赴地震重灾区北川老县城现场调研,大家克服了频繁余震和基础资料极度匮乏的困难,背着图板、带着干粮在地震现场工作。之后,项目团队又数度深入现场踏勘,与当地各级部门与受灾群众多次交流,反复进行设计研讨与深化,最终完成了“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的一整套成果,为北川地震受灾区域与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的总体定位、发展方向与决策操作提供了重要的纲领性指导依据,该项目成果分别获得了2009年度上海市、四川省和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而后在此基础上,都市院组织发起了北川地震纪念馆的方案征集工作,并得到了众多学院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设计集团设计师的积极响应,首轮一共完成了36套设计方案,都市院邀请总师团队等专家经过多轮的比选,从中挑选出了13个代表性的方案制作成模型,运送到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与改造指挥部现场,并最终推动“裂缝”方案深化与实施。
与此同时,都市院还组织了20余位学院教师、专职设计人员赴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灾后建设现
场,与设计集团其他部门通力合作完成了都江堰壹街区安居房灾后重建项目的设计工作。其中在近30万m2的住宅设计过程中,都市院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建设要求以及小街坊的规划格局,创造性地组织了7个教师团队分别对紧邻的11个住宅地块同时进行设计,其最终形成的多样性的建筑风貌,充分体现了“川西风貌、上海风情、时代风尚”的设计理念。同样,对于都江堰壹街区内部的各个市级公共建筑,如都江堰文化馆、图书馆、工人文化活动中心、妇女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都市院也分别组织了不同的设计团队进行精心设计,充分体现了各设计团队协同作战的优势。该工程的一批项目共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工程奖、上海市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四川省“四花”优秀工程设计奖等十余项省部级表彰。都市院在这项历时两年多的紧张援建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第一线设计组织与协调作用,并由此荣获了由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授予的“优秀援建团体”称号。
此外,都市院还负责协调或参与了灾后援建震中地映秀镇坡地住宅、什邡农民自建安置房以及彭州等地的部分建筑设计工作。此后,都市院又先后组织相关设计力量参与了雅安地震灾后重建灵关片区建筑设计、昆明翠湖及周边地区整体提升及整治项目等众多关乎社会民生的设计工作,均获得了当地政府及专业管理部门的一致好评。
都市院在参与多次社会“重大事件”的过程当中,除了体现出其协同组织的作用以外,都市院各个设计团队在建筑创作方面逐步形成的特色与优势更为重要。这些特色与优势的形成有赖于坚实的整体学科支撑与教师在各自研究与实践领域中的不断积累。鼓励设计团队的专业化发展并为之创造条件是都市院的一项重要工作,都市院在奥运会场馆、世博会场馆等重大项目的成功参与,都是相关团队专业化设计实力的集中反映。目前,都市院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体育建筑设计、文化建筑设计等方向的设计团队建设成绩卓著,并走在各自设计领域的前列。
4 日益趋重的平台价值
都市院作为建筑教师的创作实践平台,十年的发展和建设历程,也是其平台作用和价值得到不断发挥和提升的过程。平台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学术层面,以彰显高校设计机构的特定身份为目标,不断提升建筑教师创作实践的专业价值和学术影响力。为此,从激发设计创作热情、提高设计创作水平与促进设计创作交流的角度出发,都市院积极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其中,《都市建筑年度作品集》出版、都市建筑创作奖评选和建筑创作学术沙龙举办等已成为都市院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并在师生与业界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都市建筑年度作品集》每两年出版一册,鲜活而及时地汇集了包括方案设计在内的优秀设计作品,展现了几十位主创设计师的学科研究专长和设计创新能力。每两年组织评选的都市建筑创作奖,由院总建筑师团队和设计集团总建筑师组成评审小组,以激励和表彰优秀设计作品和创作团队为主导,在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的同时,也为推进各级行业与学会设计奖的申报提前做好了技术准备。定期举办建筑创作学术沙龙,是都市院联合学院学科团队开展的公开交流活动,每次以一个热点或难点问题为切入,如与公共建筑和设计基础学科团队联合举办“小建筑、大思想” 主题沙龙,多位设计教师将门卫间设计等小尺度建筑项目上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活动吸引了大量师生的共同参与,促进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为激发对建筑本质的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持续的门户网站建设,也为都市院的内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窗口作用。
13. 院双年度作品辑集出版(2006—2014)
今年起,都市院发布了“项目创作论文奖励实施办法”,鼓励设计项目以论文等形式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以加强设计思想凝练与提升建筑创作水平。十年来,都市院坚持倡导以学术研究引领建筑创作,已发展成为行业中的一支重要的、富有特色的设计创作力量。2014年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评选中,都市院定聘建筑师主持的6个项目获得金银奖,占全国整个62项金银奖获奖总数中的近1/10。
在管理层面,逐步推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执行。作为以建筑教师为主体的设计机构,能独立承担项目的人员较多,而其团队大多小而精干,项目运行的独立性较强,项目的来源、类型和设计阶段多样,这些“兼职”型的创作特征,给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程序性工作的履行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此,都市院明确了质量管理职责和归口,健全了“三证合一”的季度内审制度,编制完成了项目运营基本流程与质量管理文件清单,落实了工程质量终身责任的各项要求。同时,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如从项目签约立项开始,督促落实项目团队的项目经理或工程秘书,并为每个项目配建质量管理文件夹,利用微信平台建立质量管理微信群,传达管理要求和相关信息,交流项目团队的管理经验,等等。质量管理平台的不断完善,为教师设计实践的规范化、职业化和可持续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服务层面,协助设计团队与教师处理设计过程中的各类事务性工作,也是其平台价值的又一项重要表征。为了让设计师们更为专注地从事设计创作,长期以来,都市院的管理团队不懈努力,做好具体而细致的服务性管理工作。在工作条件方面,都市院在学院与设计集团的支持下,在满足基本管理办公、会议接待等用房需求外,尽量为运作成熟的设计团队提供在学院或设计集团的集中工作空间;在设计管理方面,根据企业内部EKP系统管理运作要求,都市院针对教师创作团队多而分散的特点,在设计集团与学院之间铺设了内网专线,在学院的办公场所内设置多个终端,方便学院的教师登录办理设计过程中的大量流程性工作;在项目经营方面,设计前期工作上积极协助设计团队办理外省市的项目备案,特别是在招投标工作中,充分发挥设计集团全工种的技术和业绩优势,积极协助教师组建设计团队、编制和审核商务标文件;在人事工作和注册培训方面,随着定聘、注册教师和设计团队招聘的全职设计人员的数量逐年提升,都市院不断增强人员管理工作的强度,具体涉及教师的定聘签约、具备注册资格人员的培训组织和注册延续、全职员工的招聘和劳动合同管理、员工的入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组织、职称申报组织等方方面面。
5 结语
百年积淀、十年一剑。都市建筑设计院依托同济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凭借学院与设计集团的技术与政策支持,在建筑创作产学研协同发展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注重实践、服务社会,是建筑学科发展的基本导向,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大学的重要职责与必然选择。站在新的起点上,都市院将以同济建筑学科奠基人冯纪忠先生“出人才,出作品,出思想”的办学理念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以设计人才与设计思想的培育为至上追求,更多地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加强实体化与规模化建设,拓展管理职能,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与整体实力,在坚持服务学科的同时,向符合专业发展规律的创新型设计机构方向转型,以更多、更好的作品贡献于社会。
注释:
①发展历程详见董鉴泓、钱锋整理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50年大事记》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②吴景祥在《边教学边生产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法》中谈及,详见《建筑学报》1958年第7期文章。
③ 2008年,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展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后,都市建筑设计分院更名为都市建筑设计院。文中2008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设计院”,2008年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设计集团”,都市建筑设计分院、都市建筑设计院均简称为“都市院”。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五十周年纪念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吴长福,钱锋.多学科、重实践、国际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A]//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传承与探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百年校庆教学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丁洁民.百年同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兴新起点[J].时代建筑:别册,2007(3).
[4]吴长福,张尚武,卢永毅,吴承照,汤朔宁.永恒北川——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概念设计[J].城市规划学刊, 2009(3).
[5]吴长福.服务社会、笃行践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办学目标及其实践[J].南方建筑, 2010(6).
[6]吴长福,张尚武,汤朔宁.精神家园的守护与重建——北川地震纪念馆项目整体设计[J].建筑学报,2010(9).
[7]汤朔宁.川西风貌 上海风情——都江堰市壹街区安居房设计[J].建筑学报,2010(9).
[8]都江堰壹街区项目组.齐心戮力 彰显个性——都江堰壹街区项目建筑设计体验[J].时代建筑,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