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归属之后”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

“归属之后”
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
'After Belonging'
On the 2016 Oslo Architecture Triennale, Oslo, Norway

 

2016年9月,奥斯陆建筑三年展(Oslo Architecture Triennale)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拉开帷幕。这是展览首次以团队形式进行主题策划,策展团队涵盖了来自西班牙的建筑师、学者和理论家,结合欧盟与申根地区所面临的移民趋势及开放边界给居民带来的紧张情绪,试图探讨难民与移民、环境问题、旅游业等为建筑领域带来的挑战并对归属感(Belonging)的概念重新定义。奥斯陆三年展的设立至今15年有余,展览视角始终围绕斯堪的纳维亚地区,通过对自身问题的审视与解决来寻求更广泛的认同,为当代建筑的发展献计献策。

 

1. 2016奥斯陆建筑三年展“论居”主题展作品

 

1 奥斯陆建筑三年展——从“城市的生活”(Urban Life Forms)到“归属之后”(After Belonging)

 

奥斯陆建筑三年展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建筑展览节,同时也是世界上对建筑和城市的挑战进行讨论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最初,由挪威建筑师协会在2000年设立,旨在讨论当前与本土有关联性的国际热点话题。三年展将目标群体指向包括决策者、专家和国际访客在内的群众群体,基于最初设定的讨论会形式,逐渐形成以展览、会议、研讨会、竞赛和一系列多媒体媒介为载体的多元模式,架构起基于北欧地区的建筑与城市化交流平台。

 

奥斯陆三年展设立之初,受限于其规模和影响力,仅能作为挪威境内的一次启蒙性展览。2000年三年展以“城市的生活”(Urban Life Forms)作为主题以及2003年三年展将主题设定为“资本的愿景”(Visions for the Capital),在其孕育阶段,策展人希望为三年展定下发展基调——关注当下的生活、应对来自未来的挑战。于是,时隔4年后,以“冒险的文化”(Culture of Risk)为主题的2007年三年展为挪威当代建筑的自我认同感打上了巨大的问号。策展人加里·贝茨(Gary Bates)以批判的观点看待挪威当代建筑:与其困在虚无的文化认同感里,不如从传统走向创新,发挥内在潜力,挑战未知的同时承担风险。这也是第一次将会议纳入到展览环节,扩大了三年展的主要议题,解决如品牌建设、复合风险、社会规划等问题。

 

2010年三年展扩大了展览的架构,在原有会议的基础上,增加了辩论会、讲座、研讨会、竞赛及相关研究活动。在“人造”(ManMade)主线串联之下,延伸出“人造环境”(Man Made Environment)主题展、“人造未来”(Man Made Tomorrow)会议和“人为修正”(Man Made Reformulate)竞赛等项目,通过多维角度探索如何积极应对来自社会和未来的挑战。这种全新的展览模式为挪威打开了一扇“窗户”,用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待地域问题,也延续着上一届三年展的主题——发挥挪威本土建筑革新的潜力。

 

2013年三年展主题为“绿门之后——建筑以及对可持续的渴望”(Behind the Green Door- Architecture and the desire for sustainability)。该次展览的策展人是来自比利时的设计团队Rotor(成员为马腾·吉伦(Maarten Gielen)和莱昂内尔·德维列齐(Lionel Devliege)),他们通过一年时间收集了600余件展品,表达对可持续概念的宣言,反问何为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设计。该次展览打破常规,不为展览设定逻辑线索,通过参观者的自我评价,感受到可持续设计是否为我们当代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如今,奥斯陆建筑三年展已从展期2周的小型主题展发展为持续12周的综合性展览,成为北欧建筑圈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综合各届策展主题,展览的侧重点也从城市本身的发展探讨推进到对社会、社区甚至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探讨。奥斯陆建筑三年展在持续地稳步发展,步步推进。

 

2. 2016奥斯陆建筑三年展海报
3. 策展团队
4. 2016奥斯陆建筑三年展活动现场
5. 奥斯陆港口风貌
6. 三年展活动所在地:奥斯陆歌剧院
7. 作者支文军教授在展览现场

 

2 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主题——归属之后(After Belonging)

 

本届奥斯陆建筑三年展于2016年9月8日开幕,为期12周,来自西班牙的路易斯·亚历山大·卡萨诺·布兰科(Lluís Alexandre Casanovas Blanco)、伊格纳西奥·加兰(Ignacio Galán)、卡洛斯·明格斯·卡拉斯科(Carlos Minguez Carrasco)、 亚历杭德拉·纳瓦雷赛·略皮斯(Alejandra Navarrese Llopis)和玛丽娜·奥特罗·维泽尔(Marina Otero Verzier)作为联合策展人共同策划此次展览,这也是三年展首次以五位独立建筑师组成策展团队。

 

对于这样特别的主题,策展团队是如此描述的——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得以坐在电视前观看全球频道、通过手机与外界交流、利用网络与好友分享照片,并在网上预订酒店。2015年,超过100亿的物件在世界范围内运输,超过24亿的个体居住在异国他乡。任何个体可能在陌生人的沙发上睡觉、被云端分享的信息包围、通过机场的海关检查出现在护照允许他出现的任何地方。如今,“在家里”(Being at home)需要不同的定义,既有家庭(domestic settings)的定义,也有基于国家疆界的空间(spaces defined by national boundaries)定义。普遍的商业交易、信息流通和人口迁移已经使人们对固有的“居住”(residence)理念产生动摇,迫使人们开始质疑空间的永久性(spatial permanence)、财产(property)和身份认同(identity)。“归属之后”是对归属感产生的危机意识,也是“我们”之于场所和群体从属关系的发问——“我们”属于哪里?以及“我们”与“我们”自己创造、拥有、分享、交换的对象之间变化不定的关系——“我们”如何管理属于“我们”的东西(How are belongings managed)?

 

归属感也如同建筑一般,同时联系着实体空间和社会空间,处理着情感、科技变革、物质交换和经济发展,但很难断定归属感所起到的利弊作用。本届展览更像是一次解开当代“归属感”面纱的探索,通过建筑师的视角审视建筑在面对特定时期的“归属感”变革是如何被表达的。因此,展览以“预演研究策略”(rehearsing research strategies)为目标设立不同的平台,表达不同建筑实践的形式和模型,并测验工作方案的可行性,为建筑师在与“当代不断变化的现实”(contemporary changing realities)的对话中提供新的干预策略。

 

如今所生活的世界中,越来越便利的出行和交流方式使人们忽略了对自身所处场所的认知感。然而对许多人来说,仅存的对归属感的追求可能被埋没在频繁的旅途之中。是时候该停下脚步,回望四周,看看所处的场所对每个个体意味着什么了。是家的安定,是沿途的风景,抑或是夹杂在家与世界之间的迷茫?也许,我们应该带着这份疑惑,在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归属之后”寻找答案。

 

3 主题展——“论居”与“谋居”

 

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首次以单一线索贯穿展览以及国际会议、研讨会等扩展项目,围绕当下的难民、新移民、无家可归群体、新形态的家庭生活、外来人口、旅行等热点问题,进行与建筑相关的讨论和展示。策划包括“论居”(On Residence)和“谋居”(In Residence)两个主题展览在内的一系列干预策略,旨在通过发展一个以“预演研究策略”为目标的平台,为建筑师们提供新的建筑手段。

 

本次三年展主要在挪威建筑与设计中心(Norwegian Centre for Design and Architecture)、DOGA大厅和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进行,而展览分为三个部分:“论居”主题展、 “谋居”主题展和书籍出版。

 

8. “论居”主题展作品“上升气流”
9. “论居”主题展作品“水手的足迹”
10. 2016奥斯陆建筑三年展“论居”主题展作品“偷工减料的罐子”
11. “论居”主题展作品“字制图”
12. 2016奥斯陆建筑三年展“论居”主题展作品

 

“论居”主题展,共33个作品分5个章节展示,囊括了边界、家具、庇护所、技术以及全球化和地域性等话题。在人口流动这一语境下,讨论塑造人们在路途中居住方式的空间条件,重新定义当代的居住空间概念。展览试图分析建筑是否有能力表达个体、社会和机构相互之间的连接。该部分展览分为5个章节——边界地域(Borders Elsewhere)、居住后的家具(Furnishing After Belonging)、临时庇护所(Shelter Temporariness)、旅途生活的技术(Technologies for a Life in Transit)、全球村里的市场性和地域性(Markets and Territories of the Global Home)——仅挑选上述5个方面作为评价他们建筑策略影响力的准则。

 

“谋居”主题展,以公开竞赛方式,选定挪威及北欧等地区10个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理论实践。在当前全球化背景的新语境下,思考如何在将议题的影响力扩大至全球。诸如奥斯陆机场的边界空间和出入境区域、挪威与俄罗斯的边界,甚至纽约的自助寄存设施都是实践的场地之一。展览质疑“场地”(Site)只作为几何边界、法律约束和文化参照的单元定义,而将其视作内含广泛网络的、正在改变和重新定义的不稳定节点。除了将建筑重新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行为准则,“谋居”旨在解决空间干预机制和建筑师在转变空间与法律、政治、经济架构有关定义的能力。

 

 

13. “论居”主题展作品“新世界中的旧世界”

 

配合展览而出版的书籍《归属之后:物体、空间和旅途中停留的领域》(After Belonging: The Objects, Spaces, and Territories of the Ways We Stay in Transit)收录了所有参展作品的理论研究成果及过程。

 

4 展览概况

 

此次主题展根据主题划分成5个部分,“论居”展和“谋居”展的参展作品通过这5条线索相互串联在一起。

 

“边界地域”这一部分旨在应对各种客观物件和技术定义下,介于政治、社会团体、法律和经济框架以及艺术倾向的阈限空间边界,而不仅仅指构造墙。“边界”一方面过滤出入境的人群,塑造特定的公民身份和国家主权形式;另一方面也控制着人群所属物品的流通。可见,“边界”已经成为测试设计政治影响力的优先场地,也意味着建筑系统有助于人口的划分。

 

其中,L.E.FT设计团队带来的参展作品伊斯兰城市(The City of Islams)面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宣称独立成为新的伊斯兰教王国这一热点话题,详尽地再现了1 400年来清真寺建筑的类型,揭开其演化背后的文明及历史因素,以其特殊的混合性、宗教性见证了伊斯兰国家的历史多样性。额外的建筑和城市行为成为此处文化景观表达的阻力。

 

机场作为不同社会、经济体制之间的边界,定义物件的归属,控制着人及其所有物的流动。詹姆斯·布莱德(James Bridle)将目光聚焦于奥斯陆机场内部的标识,使过境人流在机场内以合法的形式寻找他们去往的场所。借由机场,我们能以政治、社会和美学来判断何处是家、何处是旅途之中路过的,以及何处是不被允许进入的。

 

“居住后的家具”这一部分以“家具”为目标,审视其在一个不断变动的家居环境中的地位,评价他们生产模式、商业网络、受众群体和使用情感的变化。“家具”如今已经成为了表达空间情感、联系的一部分,同时也作为个体与社区交流、介定个人与国家身份的媒介,我们也得以借由它了解传统意义上的财产、拥有和归属是如何因地域意识扩张、再利用策略和更高效的经济手段而被重新定义。

 

由西班牙设计团队Enorme Studio带来的参展作品“回家”(Home Back Home)聚焦在西班牙经济危机背景下,25~40岁的博士重新介入家庭居住的情况。其通过分析、检测社会化行为,为新住客和原有的居住者构建出一个全新的居住原型。以重组家具作为媒介,使居住在屋子里的人可以更好地交流。“Home Back Home”希望成为一个交流平台,努力突破原有枷锁,完成老房子内的功能转变。

 

在纽约有些建筑只能在尺度上唤起人们对它的印象——自助寄存设施。First Office团队的展品“一些块体”(Blocks of Blabla)正是关注被我们忽视的城市元素。原本面向大量郊区人群的个人寄存工厂,保障了年轻人在大都市中移动的便捷性。寄存设施数量的激增和类型转变,改变了我们和物品从属关系的认知:居所变化不定,所属物也可以是固定的;居所稳定,所属物也可能不断在流通循环。

 

“临时庇护所”这一部分将目标客体指向移民背景下流动人口的居住场所,探讨在不同居住时间条件下,居住空间对个体的影响,包括临时搭建的庇护所。它应当是交换、联系发生的场所,而不仅仅是对个体或家庭设置的居住地。展览质疑对“庇护所”传统认知的普遍观点,试图探讨它的临时性并将关注点放在特定的地域限制中,个体和群体的实践以及当代背景下对其建筑形态的影响。

 

西班牙的参展作品“欢迎旅馆”(Welcome Hotel)展示联合了孤立和联系的共同体是如何形成了城市的集合住宅。Studio SIC团队认为,临时的居所不仅仅面向游客,也应当考虑政治难民、非法移民以及被房东驱赶的家庭。除了呈现驱逐政策的进程及其复杂性,研究也期望提出可行的城市集合住宅策略来应对西班牙当下“无家可归”的新局面。

 

位于奥斯陆Torshov的避难寻救者中心,能同时容纳200余名寻求移民救助的难民临时居住。埃里克森与斯卡亚建筑设计团队(Eriksen Skajaa Arkitekter)期望通过果园设计,化解救助中心内私密性和公共性的矛盾。从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分布,到他们在城市层面参与到活动之中,救助中心为建筑师提供了应该如何构想临时庇护所的范本。

 

“旅途生活的技术”的部分旨在反思塑造当代地理网络、社会联结和互助系统的多媒体以及组织模式。科技驱动了社会化形式的发展,改变了数据与人、物体和空间之间的关系。此外,建筑更多地关注地域性的新内涵,以及导航与定位形式已成为了联结资源和社区、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媒介形式。

 

其中,埃纳尔·S·马丁努森(Einar Snece Martinussen) 和约恩·克努森( Jorn Knutsen)带来的参展作品“非物质的家(Immaterials at Home)”展示了那些非物质、无法看见的科技和信息,如WiFi、GPS,已经对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该作品试图探究居住空间中普遍存在的科技媒介,像电话、平板电脑、电视机等,并将之可视化,为人们呈现一个如文化现象般可接触的技术居家文化。

 

与此同时,家庭共享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变得热络起来,于是来自哥本哈根的伊拉·贝卡与路易斯·莱莫伊内(Ila Beka and Louise Lemoine)便开始“售卖梦境”(Selling Dreams)。家不再仅仅对特定家庭而言,通过网络平台,在假期出游的同时将房间租售给陌生人,向他提供自己的食物、书籍、电脑,在你做梦的地方休憩。家的私密性被打破,正如著名民宿网站“Airbnb”的宣传口号一般,“你属于任何地方(Belong anywhere)”。

 

 

14~16. 2016奥斯陆建筑三年展“论居”主题展作品

 

“全球村里的市场性和地域性”部分考虑了多尺度的文化和物质交流,包括家庭感官的表现和为世界不同地区提供住房需求的可能性。“家”此时不再被当作单一尺度下的建筑,而是基于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的表达手段。继而扩大概念,将地域性视为“家”,那“家”的定义就是一个环境实体,一个资源管理单元,也是一个能实现并解决矛盾的社会组织系统。

 

以应用程序为基础的短期居住平台和房屋向酒店功能的转换引起了住宿产业的动荡,对此,PANDA——由OMA和Bengler设计团队牵头的反组织平台,希望提供策略性中断服务的分散式工具包,来协调软件开发员与平台和用户之间的矛盾。PANDA致力于将个人需求摆在首位,通过提供工具积极地应对新的数字化权力资源问题,从而营造新的意图和归属感。

 

令人意外的是,普拉托作为意大利最大的手工业生产城市,如今,其纺织业几乎被华人占据,这也成为意大利乃至欧洲最大的分包商团体。这座城市为产业提供了工厂、技术等基础设施,而来自中国的文化、风俗却让“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得以印制在衣服上,这是一种十分矛盾的身份表现。

 

5 外围展览

 

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开幕式之后,来自全球的建筑师、思想家、决策者与当地专家参与了“归属之后”讨论会,意在研究建筑师如何介入当代对归属感内涵的重组之中。与会者围绕当下的难民、新移民、无家可归群体、新形态的家庭生活、外来人口、旅行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与建筑相关的讨论和展示。

 

另外,由奥斯陆大学建筑和设计学院筹划(Osl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AHO)的“学园”(The Academy)论坛,将全球范围内的高等院校召集于此,针对本次三年展的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包括居住的新形态、当代运输的身份以及建筑和设计如何应对新形式的归属感和归属物。论坛包含了如工作营、圆桌会议、讲座等活动,一共持续8天。

 

同时,奥斯陆三年展展示了来自洛迦瓦(Rojava)自治区的库尔德人团体的作品——新世界大使馆:洛迦瓦(The New World Embassy: Rojava)。这是一个无主权的大使馆,表达了文化意义上的无主权民主主义。通过公众的辩论,它将展示出这一新自治区的文化和政治理想。该项目是为了重新思考如何通过艺术传达非主权模式的政治诉求,也是为了吸引来自饱受战争蹂躏地区的拥有独特文化和政治理想的群体。

 

除了上述的主要外围项目,围绕在奥斯陆和谋居展的场地等地方展开了一系列延伸展览,希望以这些展览为媒介,通过多重视角和形式对展览主题进行探讨。此外,这些延伸展览还包括了6个通过2015年公开召集的协作项目,涵盖了以座谈会形式举行的“ADAPT——综合性住房策略”(ADAPT-Accessible, Affordable, Integrated Housing Strategies in Oslo)讨论会、“Bytopian Breakfast”早餐会、“对抗边界”(Counter Borders)对话,以及以展览为载体的“中国劳动力全球化”(Global Spaces of Chinese Labor)展、“歌剧院的大理石”(Marble of the Opera)展和“谁在那居住?”(Who Lives There)展。

 

 

17~19. 2016奥斯陆建筑三年展“谋居”主题展

 

6 结语

 

“归属之后”不只是一个处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滋生的矛盾、困境和阶层问题的三年展。这是一个建筑三年展,它正面回应了建筑如何应对由于社会、主观意识、经济、媒介化带来的问题,以及在地缘政治制度下重新定义的“归属感”和“居住性”。实际上,当代建筑的挑战来自于构建建筑与资本势力或商业壁垒的联系,而建筑师具有解码并利用它们的专业能力。同时,这也是奥斯陆建筑三年展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当代背景作为典型研究案例,揭示欧洲区域正在经历的移民和难民问题,尤其是因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而形成的反伊斯兰教情绪。建筑应当以地域和全球的双重视角,致力于明确尺度和地域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最后,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的主题还着重围绕“2016”这一特定年份,以此呼应西方媒体开始关注由于战争、矛盾、经济和环境灾难带来的从叙利亚、伊拉克和非洲国家涌入的难民浪潮。

 

令人遗憾的是,在两个平行主题展的良好框架下,展览规模仍有局限,对于项目主题的研究深度也不尽如人意,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也许,北欧地区的石油危机以及经济萧条背景对于展览投入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总体看来,本届奥斯陆建筑三年展将视野聚焦于当代社会现象,抓取与我们最为贴近的“居住”话题,以批判和重新审视的角度看待其持续变化的内在含义,就这点而言,本届展览具备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往后的主题探索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感谢挪威驻华大使馆、挪威驻上海总领事馆、2016奥斯陆建筑三年展组委会所提供的支持与帮助;图片来源:图1-图3、图8-图19由2016奥斯陆建筑三年展组委会提供;图4-图7由作者提供)

 

注释:

Lars Muller Publishers.

参考文献:

[1] AD Editorial Team.Atelier Bow-Wow, OMA, and AmaleAndraos Live From the 2016 Oslo Architecture Triennale.[EB/OL].http://www.archdaily.com/795067/atelier-bow-wow-oma-amale-andraos-live-from-the-2016-oslo-architecture-triennale-after-belonging, 2016.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支文军,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蒲昊旻,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硕士研究生 

发布日期:2016-09-15   浏览: 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