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阐释
中国当代建筑与媒体的互动影响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中国当代建筑发展走向与历史脉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期以中国当代建筑媒体实践为基础,多维度讨论中国当代建筑与专业媒体的互动关系,剖析中国当代建筑近40年来在不同媒介形式演替与交织下形成的核心场域与外部场域、内部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
邓小骅、支文军通过引入场域理论,梳理了建筑媒体场域的演进历程,解析了中国当代建筑与媒体的互动图景。金秋野、张屹峰从理论、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专业建筑媒体在建构理论本土传播与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杨宇振从三个不同维度探讨了当下学术期刊的状态与问题,探析学术研究中“目的与手段”的颠倒和高等教育机构中青年研究人员的困境。李凌燕、杨实权基于媒介技术可供性视角,从空间特性、实践样态与生态构建等递进层次,探索新兴空间媒介引发的中国当代建筑实践新特征。刘亦师简述了中国建筑学会在改革开放前主导的对外建筑交流活动之大貌,并聚焦考察《建筑学报》。李晓峰、方盈以建筑学专业期刊《新建筑》为例,回溯前辈办刊历程中的学术追求和学科责任,梳理其与学科发展的密切关联,以及期刊相关工作对学科发展和中国建筑学术交流的贡献。
本期专题栏目关注《时代建筑》创刊40周年。黄婧琳、支文军从学科知识生产构成要素和建筑学的知识生产特点出发,围绕地域共生、媒介导向、主题组稿、实践转化及学术与社会传播等维度,解析了《时代建筑》的知识生产模式。王凯聚焦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2000—2009年),并结合内外部视角论述一种话语生产机制,以解读《时代建筑》在中国当代建筑话语生产历史的关键时刻中的独特位置。童明通过多个维度论述,指出《时代建筑》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媒体阵地,相比于其他同类的建筑专业期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价值。
作品栏目刊登了同济大学多灾害防控工程馆、日本大阪中之岛美术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改造、云南安宁石江村红砖宅。历史理论栏目刊登了两篇与建筑传媒有关的翻译文章——《媒体作为现代建筑》和《“现代的公共广场”:19世纪初期建筑与插图报刊的兴起》。
本期是《时代建筑》的第200期,也正值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感谢我们的读者与作者40年来的持续陪伴与支持,让我们共同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主编:支文军教授
目次
媒体与中国当代建筑的互动影响1 / 编者的话/ 支文军
时事点评5 / 建筑下行背景下,媒体的反思与改进 / 王飞 王嘉琦
媒体与中国当代建筑的互动影响6 / 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建筑与媒体 / 邓小骅 支文军
12 / 专业建筑媒体推动下建构理论的本土传播与发展概述 / 金秋野 张屹峰
21 / 生产焦虑:学术期刊、知识产出与“青椒困境” 写在《时代建筑》创刊40年 / 杨宇振
28 / 新兴空间媒介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特征初探:基于媒介“可供性”视角 / 李凌燕 杨实权
34 / 改革开放前的对外建筑交流与新中国建筑知识的外部建构:以《建筑学报》为中心 / 刘亦师
42 / 专业期刊与学科发展的关联与互动:以《新建筑》为例 / 李晓峰 方盈
专题:《时代建筑》40年
46 / 期刊知识生产模式视野下的《时代建筑》办刊40年特征 / 黄婧琳 支文军
54 / “群岛”:《时代建筑》的十年与一种话语生产模式的出现(2000—2009年) / 王凯
60 / 时代刻度,时代烙印,时代建构 / 童明
设计作品68/ 在本体叙事与环境建构之间:同济大学多灾害防控工程馆 / 莫万莉
74 / 使流动性成为可能的稳固性之形 日本大阪中之岛美术馆 / [日]仓方俊辅 著 曲闻 译
82 / 批量定制化时代的技术美学探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性能化建构改造实践 / 袁烽 刘一歌 莫方朔 邵戎镝 闫超 郝洛西
92 / 并育的群落 由云南安宁石江村红砖宅探讨一种当代民居融入乡村的方式 / 王艺彭
建筑创作
100 / 教育模式与空间类型的突破 以南京中华中学雨花校区学习中心设计为例 / 马进 彭妍 叶凯威
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108 / 媒体作为现代建筑 / [美]比阿特丽斯 · 科洛米纳 著 郭力娜 译 王颖 校
113 /“现代的公共广场”19世纪初期建筑与插图报刊的兴起 / [美]巴里 · 伯格多尔 著 温而厉 译 王凯 校
主题文章作者及主要观点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建筑与媒体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eld Theory
邓小骅 支文军 DENG Xiaohua, ZHI Wenjun摘要 当代建筑和建筑媒体在四十年来的飞速发展中,一直与中国当下的时代性紧密关联,深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要素的动态影响。场域理论为研究当代中国建筑媒体与建筑实践的动态关系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建筑实践与建筑媒体具有各自的场域特征,以及复杂的动态关联,共同推动和形塑了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图景。文章首先大致梳理了建筑媒体场域的演进历程,进而从建筑实践主体的媒体意识、影响力的构建与传播以及建筑媒体与建筑实践的互动机制几方面,来解析当代中国建筑与媒体的互动图景。
专业建筑媒体推动下建构理论的本土传播与发展概述
Local Disse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ctonic Theory Driven by Professional Architectural Media
金秋野 张屹峰 JIN Qiuye, ZHANG Yifeng摘要 文章从理论、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专业建筑媒体在建构理论的本土传播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推动作用;认为专业建筑媒体通过文章、讲座、论坛、展览等多种形式,为建构理论的传播与发展搭建了一个多元的交流平台,拓宽了理论传播路径,扩大了理论影响范围。建构理论打破了思想与实践的界限,回应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
生产焦虑:学术期刊、知识产出与“青椒困境”
写在《时代建筑》创刊40年
Production of Anxiety: Academic Journals, Knowledge Output, and the Dilemma of Young Researchers
Written on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ime + Architecture杨宇振 YANG Yuzhen
摘要 文章从三个不同维度探讨了当下学术期刊的状态与问题,进一步讨论在知识生产和传播中形成的压迫性学术生产机制,探析学术研究中“目的与手段”的颠倒和高等教育机构中青年研究人员的困境。当下建筑类学科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困境,而作为公共学术和传播平台的学术期刊,负有推动重新审视学科内部深层问题和促进公共讨论的责任。最后,文章结合历史进程与当下问题,分析和探讨了学科危机中的进路。
新兴空间媒介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特征初探基于媒介“可供性”视角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al Practi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merging Spatial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Affordance"
李凌燕 杨实权 LI Lingyan, YANG Shiquan
摘要 新兴空间媒介作为促发性技术因素与新型社会结构性力量,浸润至建筑与社会其他领域关系的长期结构转型中,激发出“人—空间—社会”之间崭新的关系互动与作用方式,广泛地改变了建筑创作语境,并深刻反作用于建筑创作与空间内涵认知,在当下形成了诸多值得关注的建筑实践新趋向。文章基于媒介技术可供性视角,从空间特性、实践样态与生态构建等递进层次,探索新兴空间媒介引发的中国当代建筑实践新特征,以此激发当下建筑学术与实践的相关思考。
改革开放前的对外建筑交流与新中国建筑知识的外部建构
以《建筑学报》为中心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Exchange Before the Reform and the Exterior Construction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Chinese Architecture
Centered on Architectural Journal
刘亦师 LIU Yishi
摘要 中国现代建筑史的研究,除了此前多侧重的国内建筑发展的各方面内容,还可补充新中国国际建筑交流的外部视角和相关资料,如《建筑学报》之报导国外情况与外国通过《建筑学报》了解国内城市建设情况。采用“由外及内”“内外并举”的研究立场将丰富对新中国建筑发展的认识。文章首先简述中国建筑学会在改革开放前主导的对外建筑交流活动之大貌,聚焦考察其机关刊物——《建筑学报》分别面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传播中国建筑资讯的途径。作者详述日、意、法、美等国建筑期刊依据当时唯一一本建筑类“出国刊物”《建筑学报》,而对中国建筑的报导和阐述。虽然其存在误解和偏差,但仍足以说明《建筑学报》是外国赖以了解新中国建设情况和建构“中国想象”的重要来源。文章最后阐发基于“内”“外”期刊史料和叙事主线构建新研究框架等思考。
专业期刊与学科发展的关联与互动
以《新建筑》为例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Journa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Taking New Architecture as an Example
李晓峰 方盈 LI Xiaofeng, FANG Ying
摘要 专业期刊是学术成果发表和交流最具影响力与快捷性的媒介,与学科或学科领域联系紧密。文章以建筑学专业期刊《新建筑》为例,回溯前辈办刊历程中的学术追求和学科责任,梳理期刊与学科发展的密切关联,以及期刊相关工作对学科发展和中国建筑学术交流的贡献。以此为基础,提出新形势下建筑学专业期刊应坚守学科发展核心理念,突出学术媒体价值,并关注和学习期刊发展规律,方能持续助力学科发展。从与学科可持续互动视角为学术媒体的专业期刊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