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阐释
九米设计成立于2009年,是一所具有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和规划丙级的设计公司,拥有设计人员200余人。深耕住宅、酒店、商业、办公、学校、TOD、养老等领域,获得诸多国内、国际奖项的肯定。我们从九米这样一家企业身上能够看到当下中国大量建筑事务所的影子:专注生活建筑领域,没有太多具备足够纪念性、惊天动地的“作品”,其实践与学院派所需解决的问题截然不同,是从建筑本身到项目运转,从整体到细部进行的一体化思考。
《时代建筑》2021年第5期讨论日常建筑与空间,其中龙元的文章抛出问题:建筑是为了追求不同还是达到共同?对一家长期投入生活建筑实践的企业来说,这是建筑问题,更是经营问题、经济问题以及社会问题。本期副刊的主题“和而不同”或是对其设计以及经营理念最好的注解:“和”的意义首先在于建筑师自身、建筑师与外部的聚集与合作,对共同营造的合作状态强调贯彻其中;聚集而“和”的力量来自于内部共同对“美”、“完成度”等标准的追求以及对生活愿景的营造。除此之外,“不同”其实是更高层级的“和”:唯有重视每一份独特的对“美”的认知以及创造力,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完全的整合以及共愿实现。对九米企业的发展进行梳理,实际上是对生活建筑、职业化建筑领域进行一次个案研究。
或许将一家企业的生命细节放大来观看,就是一次当代建筑行业发展史探微。藉着九米12周年回顾、总结以及反思的机会,读者们亦得以将目光转向日常生活以及时刻运转中的建筑业界,从不同的实践视角思考关于建筑、审美、社会、城市发展的问题。
目次
寄语
02 / 支文军 | 朱竞翔|罗卿平 | 史永高 | 黄印武 | 郭海鞍
城市·理想
04 / 如心小镇:理想之城 / 徐洁
06 / 长峙岛综述
08 / 策略:立足于在地性的基因重整
10 / 借鉴:从“协作式营造”到“自我管理”
12 / 实施:十年磨剑终成锋
14 / 创新:全周期跟踪下的美好生活落地
16 / 城市规划:从“人”出发
18 / TOD:双重生态平衡
建筑·传承
20 / 东方美学里的中国智慧 / 郭宁
22 / 园林之情
24 / 山水之境
27 / 文化之旅
28 / 城市背景
32 / 老吾老,幼吾幼:东方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 黄俊
34 / 溪畔学塾,山麓书院
36 / 及人之幼,寸草春晖
38 / 身心安放,邻里再续
40 / 以老为本,方有温度
设计·价值
42 / 专访:因“和”而不同
九久·归一
46 / 十二年,再出发
47 / 大事记
48 / 核心团队
49 / 心中的九米
各部分内容概述
寄语
Words of Blessing
别册的第一部分是支文军、朱竞翔、罗卿平、史永高、黄印武、郭海鞍等学者对九米12周年的寄语。除了祝福与期望,还有对九米企业理念的阐释:
支文军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教授
《时代建筑》杂志主编
其(九米)设计创作已经跳出了各种主义与风格的羁绊,以服务业主、满足使用者预期、平衡功能、运用新技术材料、实现高完成度的作品为首要目标,这是长期的职业化实践中的实用理性的产物。
朱竞翔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研究生部 主任
香港元远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创始人
九米的价值取向带有天然的学术血统:“米”字包含了笛卡尔的方格坐标,这是设计基础训练中秩序的来源,也强调了公司务实的价值取向——对组织逻辑的强调,对建造高完成度的追求。“米”字蕴含斜向网格,呈现了另外的结构:它是城市复杂肌理的叠合,还意味着汇聚优秀人才集体参与的组织模式。“米”字更是极坐标,在每一次的项目书写中,那个中心都在提示着一处模糊、多变的平衡点,深藏于客户诉求与建筑师理想之间。
罗卿平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教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其“愉快工作,幸福生活,心怀理想,求真务实”的理念,让人真实地感受到,要构建这个世界的美好首先需要我们自己的美好。
黄印武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副教授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荣誉副教授
剑川县沙溪源乡村合作中心 理事长
为具体的生活创作最合适的建筑与九米这个生活化的名字不谋而合,没有标新立异,不求张扬闻达,但是在不经意间诠释日常,左右逢源。
史永高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外籍院长助理
既深切体认当代社会需求,又坚持建筑本身共性价值;既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发达工业化条件,又对地域性的文化和集体记忆作出创造性回应。
郭海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城镇规划院 副院长
“九”是东方文化之极数,也是礼制之冠。九经九纬,基于清晰的网格化体系,蕴含着他们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与思考,而将“米”字植入九宫格中,便成为最清晰的坐标体系,相交于原点的两条数轴和角平分线,构成了结构严谨的设计逻辑,正如他们以最务实的方式解决繁纷复杂的城乡问题,用忠于初心的设计展现建筑学在生活中的细微思考。
城市·理想
如心小镇:理想之城 / 徐洁
Ruxin Town: The Ideal City / Xu Jie
第二部分“城市·理想”以长峙岛如心小镇为开篇,从方法论到具体项目细节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以此为引子,总结九米在规划类项目乃至TOD项目中的经验。作为与九米公司从成立之初至今十多年用心营造的项目,从开始规划设计到建设过程中的参与、交流、分享,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共治,如心小镇让我们看见不同角色的人们共愿的实现,以及“理想之城”的模样。一家建筑设计公司怎样与项目互相哺育、共同成长,在建造以及完善项目的同时获取经验,并在后续的工作中将成功经验带入,长峙岛作为一个生动的案例能够给我们一些解答。
建筑·传承
东方美学里的中国智慧 / 郭宁
Chinese Wisdom Embedded in Eastern Aesthetics / Guo Ning
老吾老,幼吾幼:东方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 黄俊
Care for the Elderly and Children: The Inheritance of Oriental Culture / Huang Jun
第三部分“建筑·传承”介绍了九米各种类型的项目。九米合伙人郭宁在这部分内容开篇阐释东方美学里的中国智慧,作为这部分项目的综述。可以看到,九米十二年的历程里接触的项目范围十分丰富,囊括住宅、文旅、养老、办公、教育等领域。这些项目的具体情境与呈现的模样各不相同,然都指向一条东方文化、中国智慧的寻根之路。通过不同项目的回顾与分析,展现了东方美学热烈讨论的当下,一家设计公司如何在不同的项目中吸收传统文化养分、将之与现代审美、材料、技术等相结合,最终实现真正有机的传承。
设计·价值
专访:因“和”而不同
Interview: Diversity on Account of Harmony
第四部分“设计·价值”是《时代》编辑部以“和而不同”为主题对九米进行的专访。针对“和而不同”的题解、建筑师的角色和职责、团队建设、TOD项目解析、城市更新等问题,我们作出了深入的讨论,整理成篇。